1、设计参数
设计流量Q:3.0m³/s。
水力表面负荷q:0.9m³/(m²·h)。
沉淀时间t:2小时。
污泥回流比R:50%。
初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V:按不大于4小时的污泥量计算,并应连续排泥。
排泥管直径:不应小于200mm。
静水头: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5m;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2m,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0.9m。
缓冲层高度:非机械排泥时,缓冲层高度宜为0.5m;机械排泥时,应根据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确定,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外缘0.3m。
坡向泥斗的底坡:不宜小于0.05。
2、设计规范要求
水池直径(或正方形的一边)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~12。
缓冲层高度宜为0.5m。
机械排泥时,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~3r/h,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/min。
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,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。
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,除设机械排泥的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外,宜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。
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。
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,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5m,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2m,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0.9m。
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、输送和处置设施,并应考虑浮渣排除彻底。
沉淀池应设置溢流装置和排空设施。
3、设计计算
沉淀池面积A:根据水力表面负荷q和设计流量Q计算得到,公式为 A = Q / q。
沉淀池直径D:根据沉淀池面积A和设计规范要求的水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计算得到,公式为 D = √(4A / π)。
缓冲层高度H_buffer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一般为0.5m。
有效水深H_effective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的有效水深范围确定,一般为2.0~4.0m。
排泥管直径D_pipe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一般不小于200mm。
静水头H_static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5m,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2m,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0.9m。
排泥周期T_sludge:根据污泥回流比R和沉淀时间t计算得到,公式为 T_sludge = t / R。
4、设计实例
沉淀池面积A:根据水力表面负荷q和设计流量Q计算得到,假设q=0.9m³/(m²·h),Q=3.0m³/s,则 A = Q / q = 3.0 / 0.9 = 3.33㎡。
沉淀池直径D:根据沉淀池面积A和设计规范要求的水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计算得到,假设水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为8,则 D = √(4A / π) = √(4 * 3.33 / π) ≈ 2.07m。
缓冲层高度H_buffer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一般为0.5m。
有效水深H_effective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的有效水深范围确定,假设为2.5m。
排泥管直径D_pipe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一般不小于200mm。
静水头H_static: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,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5m,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.2m,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0.9m,假设为1.5m。
排泥周期T_sludge:根据污泥回流比R和沉淀时间t计算得到,假设R=50%,t=2小时,则 T_sludge = t / R = 2 / 0.5 = 4小时。
5、FAQs
Q: 为什么需要设置缓冲层?
A: 缓冲层可以防止水流直接冲击池底,减少水流对池底的冲刷,保护池底结构,缓冲层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容积,以容纳沉积下来的污泥。
Q: 为什么需要设置排泥管?
A: 排泥管用于将沉积在池底的污泥排出池外,保持池内水质清洁,如果不及时排出污泥,会影响沉淀效果,甚至导致水质恶化。
Q: 为什么需要设置静水头?
A: 静水头是指沉淀池水面至出水堰顶之间的垂直距离,设置静水头可以保证出水均匀稳定,避免短流现象的发生,静水头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水压差,有利于污泥的沉降和排出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完成辐流式沉淀池布水筒的设计计算,在实际设计过程中,还需要考虑地形、地质、气候等因素,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。
最新评论
本站CDN与莫名CDN同款、亚太CDN、速度还不错,值得推荐。
感谢推荐我们公司产品、有什么活动会第一时间公布!
我在用这类站群服务器、还可以. 用很多年了。